中国诗歌会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2815|回复: 2

[诗歌评论] 渐火的网络诗歌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0-2-24 21:07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渐火的网络诗歌

袁跃兴
  

  想不到网络诗歌悄悄地火了。我常去一个文学网站浏览,熟悉一点其中的两个诗人的情况。一天,热情的文学网友,从晚报上转来一则文化消息说:今年6月以来,著名网站碧海银沙、新浪UC等语言聊天室兴起了这两位诗人的“诗歌热”。这两人都是青年诗人,其中一个是诗歌刊物的编辑,常发表诗作,另一个诗人的长诗《爱情病历———有关生死之恋的诗体日记》被网友传诵……网络上一些著名朗诵家以读他们的诗歌为荣,朗诵声通宵达旦,不亦乐乎。

  我找到了这两家网站,虽然它们都有文学栏目,但我却找不到有诗歌朗诵的准确的频道。在碧海银沙网站,我却很轻易地找到了一个叫“且听风吟”的文学频道,其中就有诗歌发表栏目。“且听风吟”频道很有诗意,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清新刚健自然的风格,那它的诗歌作品怎样呢?我打开了一首《我的草原汉子》细细品读起来:“我的草原汉子,请别用/一种声音劈开一千个马蹄声/那些可怜的欲望与可怜的文字/已在北方的下游落地生根/还能有什么力量/让我去追赶一种信念……”还有一首叫《国之树》的诗,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:“左肩卸下历史的沉重/右肩继续挑起时代的重任/两千年的诗魂不减/八百里的东风正赤/惟有让我们成为一棵树/一棵继续挺立的国之树/披风沥雨/披肝沥胆/经历一个又一个黑夜/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砍伐/甚至付出无可挽回的牺牲/炼就一颗坚强不拔的国之树魂……”

  写这些诗的,一定还是无名的诗人,没有诗人的桂冠,或是诗歌的爱好者,但他们是诗神的守望者。他们在网络上留下这些诗歌,该是一种怎样的创作动机和心态?首先,我感到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的声音在向人们讲话,这些诗歌没有丝毫功利性,他们呈现给读者的心灵状态是真挚的、朴素的、充满激情的。也许当一个人处于这样一个纯粹的、自信的、自然的、自我的、个性化的精神状态,写出的诗,才更可能接近诗歌的艺术本质。

  最近连续看到了两条诗歌的新闻,其中台湾诗人和上海诗人在上海举行的一场《两岸共撒娇》诗歌讨论会上,诗人们也注意到了网络诗歌的发展情况,认为进入新世纪,因为发表空间的自由,网络成为发表诗歌的重要平台。诗人们认为现在诗歌发展并非低潮,网络上关于诗歌的网站和论坛非常多,也相当活跃……

  然而,实在说来,今天已经不是一个诗歌的时代。诗歌产生的土壤和需要的营养,是纯粹的精神,丰美的心灵和充沛的激情,但是,这个高度物质化的、消费化的现实世界,却已经将许多人热爱诗歌的热情埋葬,许多曾经写过诗的、爱好过诗歌的,已经没有了写诗的冲动。18世纪法国文学家狄德罗曾说过一个民族如果在和平时期,在安闲时期,诗歌就要萎谢了的话。今天,看看我们的精神生活,尤其是诗歌在我们现实中特别是在我们的心灵中的位置,我们就无法怀疑这个美学观点的正确性。许多诗人都看到了这样的诗歌现状,诗歌的读者比较少,诗歌出版状况严峻,新一代诗人少人关注……不过,网络诗歌的越来越红火,使我们对诗歌有了更多的领悟:今天,诗人、诗歌的确已经无具备如《哈姆雷特》中所言“瞻视往古,远看未来”的职责,但是,人类的“那永恒的本能,那无休无止、不可抵拒的诗的冲动”却永远存在,那些把诗歌看作“始终是一种热爱、一种享受”的人们的心中永远珍藏着诗歌的种子,诗歌的抚慰心灵、安妥灵魂的艺术作用,是永远不会消失的……

  那么,今天的网络世界,该是找到了缪斯诗神栖身之所吗?


来源:网络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2-24 21:07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:handshake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Archiver|中国诗歌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© 1999~2024

GMT+8, 2024-11-23 11:38 , Processed in 0.039595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