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诗歌会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10|回复: 0

《中国北海文艺》总第669期:张光国跨时空文化访谈《李成墨痕深处的孤寂》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昨天 22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中国北海文艺》总第669期:张光国跨时空文化访谈《宋乾德五年,李成墨痕深处的孤寂》


宋乾德五年,李成墨痕深处的孤寂

〇张光国


  我站在陈州的一家小酒馆门前时,正是宋乾德五年(967年)的深秋。风从汴河上吹来,带着水汽和枯叶腐烂的气息,掠过这座中原小城的街巷。酒旗在斜阳里耷拉着,像一个疲惫的、不愿再招徕的手势。我知道,我是为一个人来的。一个即将在史书上被定格为“醉逝”的画家——李成。
  酒馆里光线晦暗,空气中弥漫着廉价酒浆的酸馊和一种更为深沉的、属于失意文人的落寞。我一眼就看见了李成。他独坐在角落,背微微佝偻着,像一株被风雪压弯了的寒林老树。桌上只有一壶酒,一只粗陶碗,再无他物。他的手指纤长,此刻正无意识地在积满油垢的桌面上划动着,仿佛在勾勒着什么无形的山石皴法。那动作里,有一种与这环境格格不入的优雅与专注。我走过去,在他对面坐下,他并未抬头,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那片无人能及的山水世界里。
  “先生画中的营丘,也是这样的秋色么?”我轻声问道,声音融入了周遭的嘈杂。
  李成缓缓抬起头,眼神有些涣散,但深处却像他画中幽潭,凝着一片清冷的光。他看了看我,一个陌生的、衣着有些怪异的闯入者,脸上并无讶异,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宽容。
  “营丘……”李成喃喃道,声音沙哑,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,“营丘的秋,是平远的,旷阔的。那里的天地,不像中原这般逼仄。天高云淡,林木萧疏,一层淡淡的赭石色,从地平线上漫上来,一直漫到心里头。”他端起碗,饮了一大口,喉结剧烈地滑动了一下,“那是一种……‘惜墨如金’的秋色。多一笔则浓,少一笔则淡。不像这里,”他指了指窗外混沌的暮色,“混沌一团,理不清,看不透。”
  “惜墨如金。”我重复着这四个字,心头一震。这后来成为艺术史上对李成最精要的概括,此刻从他口中说出,却带着如此真切的生命质感。那不仅是技法,更是一种面对世界的方式——一种在繁华与喧闹中,主动选择的简淡与退守。
  “年轻时,谁不想泼墨挥毫,写尽胸中丘壑?”李成苦笑了一下,目光投向虚空,仿佛在与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对话,“我也曾读圣贤书,怀经纬志。这双手,未尝不想去描摹天下版图,整顿朝纲秩序。可是啊……”他又斟了一碗酒,“这天下,何尝容得下你笔下的那般清明?五代纷争,乱世如麻,人命如草芥。到如今这大宋……呵呵,依旧是风波不定。我这一生,就像我画里那棵窠石下的老树,盘根错节,挣扎着,却终究长不成庙堂之上的栋梁之材。”
  李成的话,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那扇通往一个巨大精神困境的门。我看着他被酒意和岁月侵蚀的脸庞,那上面刻着的不只是个人的怀才不遇,更是一整个时代文人的集体彷徨。从唐末的辉煌崩塌,到五代的武夫当国,再到宋初试图重建秩序却依然暗流涌动,他们这一代人,是被抛掷在历史断层中的一代。旧有的信仰已然破碎,新的秩序尚未稳固,他们的才华与抱负,该安放于何处?
  “于是,便寄情于书画了么?”我问。
  “寄情?”李成摇了摇头,眼神里闪过一丝锐利,像划破阴云的闪电,“非是寄情,是逃遁,亦是开辟。庙堂无我立锥之地,我便在绢素之上,另造一个乾坤。那是我李咸熙的江山,我说了算。”
  李成的语气陡然激昂起来,带着几分醉意的酣畅,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傲岸。这一刻,我才真切地感受到,那个在画史上以气象萧疏、平淡冲和著称的李营丘,其内里蕴藏着何等强大的精神风暴与创造意志。政 治理想的无处安放,反而促成了艺术上的绝对主宰。这是一种悲壮的转化,将现实中的“失意”,淬炼为艺术上的“得意”。
  “您的江山……是那‘卷云皴’的山,是那‘蟹爪’般的寒林?”我试图引导他进入那个他最核心、也最自在的世界。
  “你看过我的画?”李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,随即又被一种找到知音的欣慰所取代,“不错!那山石,要如云一般卷动,有呼吸,有生命!静止的石头有什么可画?我要画的是大地深处的力量,是那股向上勃发、却又被风霜雨雪磨圆了棱角的劲儿!关仝、荆浩的山水,太坚硬,太满,我要的是疏朗,是空灵,是‘无画处皆成妙境’。”
  李成越说越兴奋,用手指蘸了酒水,在桌面上画了起来。“你看,这皴笔,要这样,侧锋,干淡的墨,轻轻擦过……不是刻,不是凿,是‘擦’出来的。让墨色一层层渗化开,如同天地元气自然凝结。至于树木,”他画了几道虬曲的枝干,“尤其是冬日寒林,叶子落尽了,只剩下筋骨。那枝梢,要像蟹爪一样,向下扣抓着,抓住风,抓住光,抓住脚下那片坚实的土地!那不是枯寂,那是生命在最严酷季节里的坚持与倔强!”
  酒水在桌面上留下的痕迹迅速蒸发、模糊,但李成话语中所构建的那个美学世界,却在我心中无比清晰地矗立起来。那是怎样一个世界啊!没有绚烂的色彩,没有奇崛的构图,只有一片平远旷阔的天地,几块如云蒸霞蔚的山石,数株枝干如铁的寒林。然而,就在这极致的简淡与萧疏中,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韵律。他将儒家士大夫的坚毅与道家庄禅的空灵完美地熔铸一炉。那“卷云皴”,何尝不是他心中万千沟壑的物化?那“蟹爪”寒林,又何尝不是他虽处困顿却不肯俯首的精神写照?
  “后世会有人懂么?”我忍不住问了一个跨越时空的问题,“懂你这简淡背后的万千气象,懂你这萧疏深处的不屈灵魂?”
  李成沉默了,端起碗,将残酒一饮而尽。良久,才缓缓道:“知我者,谓我心忧;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。或许百年之后,会有人在某个深秋,对着我留下的残绢断轴,感受到一丝与我此刻相同的心境。或许……他们也只当是些旧纸墨痕罢了。谁又说得准呢?”
  李成的语气里,有一种深刻的寂寥,但也有一份超越时代的坦然。艺术创造的瞬间是炽热的,但艺术价值的确认,却往往需要一个漫长而孤独的等待过程。他像是在时间的河流上投下一颗石子,却不知那涟漪能扩散到多远,能持续多久。
  “我在一幅《读碑窠石图》中,见过您与王晓合作的碑……”我小心翼翼地提起,那幅后来被誉为他代表作的画。
  李成的眼神亮了一下,随即又黯淡下去,露出一丝复杂的、近乎愧疚的神情。“碑……是啊,一块无字的碑。王晓画人物,我补景。那碑,立在旷野中,历经风霜,上面空无一字。有人问我,为何不刻上碑文?我说……说什么呢?功名?伟业?生平?在这苍茫天地、浩瀚时空中,个人的那点悲欢荣辱,又算得了什么?不如留白,让看画的人,自己去填,去悟。那无字,便是千言万语。”
  无字碑!我心中轰然巨响。这哪里是画景,这分明是哲学,是诗!是对于历史、对于人生、对于存在意义的终极叩问。他将一个巨大的人文符号——碑,置于纯粹的自然景观之中,却抽离了其具体的、世俗的纪念功能,使其升华为一个永恒的、开放性的意象。它可以是历史无情的见证,可以是功业虚无的象征,也可以是时间本身沉默的化身。这幅画,已然超越了山水画的范畴,直抵中国文人精神的核心——那种对“空无”的体认与敬畏,以及在“空无”中寻求生命安顿的努力。
  夜色渐深,酒馆里的客人渐渐散去。掌柜的已经开始收拾桌椅,用不耐烦的眼神示意我们。李成的醉意也更浓了,他伏在桌上,嘴里含糊地念叨着家乡的地名,念叨着某些画理的感悟,声音越来越低,最终归于沉寂。
  我扶着李成,踉踉跄跄地走出酒馆。深秋的寒风扑面而来,他打了个寒颤,似乎清醒了一些。我们走在陈州寂静的街道上,青石板路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。他停住脚步,仰头望向那轮即将圆满,却又被薄云遮掩的月亮。
  “你看那月亮,”李成指着天空,声音飘忽,“清清冷冷的,照着营丘,也照着陈州。照着一千年,也照着一千年后。我的画……若能像这月光一样,清清冷冷地,在后世的某个夜晚,照亮某个孤独看画人的心,便也……便也足够了。”
  说完这句话,李成身体一软,几乎全部的重量都压在了我的臂膀上。我奋力撑住他,感受到他生命的重量,也感受到一种精神正在从这具肉体中抽离的轻盈。我知道,那个时刻即将来临。史书上那冰冷的“醉逝于陈州”四个字,此刻正以一种无比具体、无比沉重的方式,在我面前上演。
  我没有把李成送回那个想必同样清冷的寓所,而是扶他在路边一块平整的石头上坐下。他靠着我,头微微垂着,呼吸变得绵长而微弱,像是终于回到了他画中那片平远宁静的山水之间。他的手指,依然在膝盖上无意识地、轻微地动着,仿佛还在勾勒着那永远也画不完的卷云、寒林。
  我抬头,看着陈州城上空这片李成生命最后的天空。月华如水,星子疏朗。我想象着,他笔下的那些意象,正如何在他身后,汇入一条浩荡的文化江河。“卷云皴”的技法,将会在郭熙的笔下得到发扬,成为北宋山水最经典的语汇之一;“蟹爪”寒林的孤高气质,将会在无数后世文人的画作与诗文中得到回应;那“惜墨如金”的美学原则,更将沉淀为中国艺术精神中一种极其高级的品格。他与董源、范宽,将被后人并称为“北宋三大家”,矗立起中国山水画史上第一座真正的高峰。他个人的不幸,竟如此诡谲地成就了文明的大幸。
  李成的呼吸终于停止了。那个创造了无数清冷幽寂意境的灵魂,在一个同样清冷幽寂的秋夜,归于沉寂。我感觉到他的身体在我臂弯里慢慢变凉,像他画中那一块被月光浸透的石头。
  我没有呼唤,也没有移动李成。我只是静静地坐着,像一个守夜人,守望着一个时代的结束,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。风依旧吹着,吹动着他的衣袂,也吹动着千年之后我那颗为之震颤的心。
  我轻轻地将李成放平,让他仰面朝向那片他一生描摹、也最终接纳了他的天空。然后,我站起身,最后看了一眼这张将注定被历史铭记的面容。所有的痛苦、挣扎、傲岸与寂寥,此刻都化作了绝对的平静。
  我转身,走入陈州深沉的夜色里。我知道,我穿越时空的旅程即将结束。但李成,这位墨痕深处的巨匠,他的孤寂与他的辉煌,他笔下的那片清旷山水,将从此烙印在我的生命里,也烙印在我所理解的那个,关于中国文明坚韧与瑰丽的叙事之中。
  身后,是乾德五年的陈州,是一代宗师的悄然陨落。
  身前,是无尽的时间长河,是一种伟大艺术精神的永恒回响。
  月光,依旧清清冷冷地照着,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,又仿佛一切都已改变。

2022年2月13日夜于静思轩


【作者简介】张光国,笔名毓榕、轩辕国,1975年生于山东潍坊,1998年毕业于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,曾进修于鲁迅文学院,做过教师、编辑、记者、报社驻潍坊工作站站长、潍坊万众传媒总经理。系《新诗歌》、《中国诗选刊》、《中国诗歌月刊》、《世界诗刊》、《中国喜马拉雅诗刊》、《红高粱文学》、《文艺家》总编,中国诗歌会名誉会长,当代诗歌会、中国新古风研究会、中国爱情诗协会、中国李清照诗歌会、中国仓央嘉措诗歌会会长,中国新诗社、中国小诗社、中国山水诗社、中国草原诗社、中国大唐诗社、中国关雎爱情诗社、中国蒹葭爱情诗社、中国乡土田园诗社、中国山水田园诗社、白浪诗社、乌拉特诗社社长,中国诗名家俱乐部主席,白浪书院客座教授,作家诗人高级研修班导师,神洲文学院、中国古风研究院院长,万诗阁阁主,中国诗歌馆、中国诗文艺馆、中国新诗艺术馆、中国长诗诗艺馆、中国小诗展览馆、中国格律诗收藏馆、作家诗人百家名典馆、中国山水诗档案馆、中国古风博物馆、中国乡土田园诗展馆、当代诗歌美学馆、中国爱情诗典藏馆、中国草原诗歌文化馆、轩辕国文学艺术馆馆长。创始诗人网(http://www.shirenwang.com/)、中国诗歌会网(http://www.cpa1932.com/)、诗家网(http://www.shijia1999.com/)和诗家APP。组织带着文艺去旅行、诗意的行走、北海文艺沙龙、大唐诗歌节、红高粱笔会、新诗百年峰会、中国草原诗会、中国风雅颂诗歌颂读节、中国昆仑作家论坛等现场活动百余场。出版诗集《诗人与美人鱼》、《陶罐上的少女》,诗学专著《诗术》(第一卷),诗论集《同凤凰与白狼一起吟唱一一首届中国诗歌展优秀作品点评》,诗话专著《黄鹤楼诗话》、《北海诗话》,文论集《煮酒南山歌北海——张光国文论集》(第一卷),长篇小说《沙僧别传》,编著《当代中国诗人名录》、《当代作家新势力文萃》等数十部。迄今,万诗阁已藏诗934首,浏览量已达307万余人次,中国诗歌馆已典藏诗歌文学艺术刊物1223期,浏览量已达212万余人次,中国诗文艺馆已典藏短视频459条,浏览量已达152万余人次,轩辕国文学艺术馆已典藏诗歌、散文、小说、文学评论、诗话、词曲、视频等作品589件,浏览量已达236万余人次,中国草原诗歌文化馆已典藏草原诗歌55首,浏览量已达16万余人次,中国小诗展览馆已典藏小诗70首,浏览量已达20万余人次,中国爱情诗典藏馆已推介爱情诗404首,浏览量已达116万余人次,作家诗人百家名典馆已典藏作家诗人简介及代表作42件,浏览量已达11万余人次;将推出的个人诗歌理论专著《诗道》(卷一)已在中国诗歌会美篇专栏发布诗论48篇,浏览量已达23万余人次,个人散文诗集《液态的琥珀色月光》已在中国诗歌会美篇专栏发布散文诗63篇,浏览量已达33万余人次,个人散文集《从白浪源到海角天涯》、《我的桃花村》、《乌拉特草原上,恋恋胡油房》、《我家的百菜园》已分别在中国诗名家俱乐部美篇专栏发布散文21篇、4篇、7篇和2篇,浏览量已达14万、4.4万、7.5万、2.5万余人次,个人诗话集《张光国诗话》已在《中国诗选刊》美篇专栏发布诗话27篇,浏览量已达30万余人次,个人文化访谈录《张光国:跨时空文化访谈》已在中国诗名家俱名部美篇专栏发布文化访谈散文11篇,浏览量已达3.2万余人次,个人诗散文集《张光国:诗眼看世界》已在中国诗歌会高研班美篇专栏发布诗散文12篇,浏览量已达13万余人次。

〓信息动态〓

第二十一届中国短诗大赛征稿启事

  为展现短诗创作成果,加强诗人之间的联谊、交流与学习,促进短诗的繁荣与发展,中国诗歌会特创办中国短诗大展,组织中国短诗大赛,评选中国短诗佳作奖、中国短诗创新奖、中国短诗传承奖、中国短诗达人奖、中国短诗诗人奖、中国短诗成就奖、中国短诗贡献奖和中国短诗名家奖。
  自2010年以来,中国短诗大展已成功举办20届,在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:
  第一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10年9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二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11年4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三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11年5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四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11年10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五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12年7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六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12年8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七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13年4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八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16年8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九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17年3月25日至26日在山东潍坊成功举办。
  第十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18年11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十一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19年4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十二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20年2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十三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21年1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十四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21年11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十五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22年2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十六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23年8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十七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24年2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十八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24年8月9日至12日在内蒙古通辽市、锡林郭勒盟成功举办。
  第十九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25年2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二十届中国短诗大展,已于2025年5月在线上成功举办。
  第二十一届中国短诗大展现已启动征稿,欢迎广大诗友踊跃投稿!其中,第二十一届中国短诗大赛具体情况如下:
  征稿要求:诗歌限3首以内(包括3首),每首限30行内,不分行者每首限300字内,题材、诗型不限,风格不拘,要有诗味、有内涵、意境美、语言美、韵律美、简练、有佳句、有技巧。稿末需附200字内个人简介,以及通联地址、邮编和手机、微信(发快递用,不公开)。
  奖项激励:设金奖、银奖、铜奖,颁授获奖证书和高档树脂镀金皇冠奖杯;获奖作品编入《中国大唐文学》总第618期进行推介,赠阅样刊。
  评选机制:初评→复评(复评通过者有获得铜奖资格,并线上推介)→终评(由主办方终评出金、银奖,并颁奖)。
  现场活动:中国诗歌会2025年会·中国诗歌学院、白浪书院第十期作家诗人高级研修班暨带着文艺去旅行——走进四川系列活动,拟于2026年2月22日至25日(正月初六至初九)举办,将在成都举办颁奖礼、召开研讨会,并组织到成都杜甫草堂、浣花溪、峨眉山、乐山大佛景区等处采风。将邀请复评通过者莅临参加现场活动。样刊、证书、奖杯,到现场者,现场发;不到现场者,快递,国内包邮。
  截稿时间:2025年12月23日。
  投稿方向:zgdsds@163.com(请在邮件标题上标注第二十一届中国短诗大赛字样。同邮箱亦可投第二十一届中国短诗佳作奖、第二十一届中国短诗创新奖、第二十一届中国短诗传承奖、第二十一届中国短诗达人奖、第二十一届中国短诗诗人奖、第二十一届中国短诗成就奖、第二十一届中国短诗贡献奖和第二十一届中国短诗名家奖。本届活动所有奖项只能选投1项,并请标注好所投奖项字样)。


中国诗歌会
2025年11月7日

〓关于我们〓

  北海,是中国古代神话中“四海”之一,与东海、西海、南海并列,常见于《西游记》《封神演义》等文学作品,作为神话地理概念,其方位多指向极北之地,是龙族仙灵栖居的水域。
  北海郡,初置于西汉景帝二年(前148年),治营陵(今山东昌乐县营丘镇古城村),辖营陵、剧县、平寿等县,地属青州东部,今潍坊市境域。王莽时改称北海亭,东汉建武二十八年(52年)改置北海国,治所迁至剧县(今昌乐县西丹河西岸),辖境包括今安丘、昌乐、寿光等地。隋代改为高阳郡,唐复曰青州,旋仍曰北海郡,后又为青州,宋曰青州北海郡,金改为益都府。郡治历经多次迁移:西汉设于营陵,东汉迁剧县,南朝齐移都昌(今昌乐县都昌),宋及北魏时期驻平寿(今潍坊市西南)。
  剧县,为西汉时期设置的县,位于今山东寿光市南部纪台一带,汉文帝十六年(前164年)起成为甾川国都城,新朝时废止。其地理位置与行政归属在历史上历经多次变更。西汉景帝中元二年(前148年)左右,另一剧县被置于今昌乐县西丹河西岸,隶属北海郡,后封为侯国。东汉建武二十八年(52年)成为北海郡治所,直至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废除。历史上存在北海郡与甾川国所辖两个剧县的争议,《汉书补注》提出汉代县与侯国分治现象常见,推测两剧县或为同一区域的分治关系,甾川国剧县为县治,北海郡剧县为侯国治所,后随行政区划调整并入北海郡。
  孔融曾于东汉任北海相,主政期间兴办学校;徐干、王猛等历史人物皆出自该郡。
  《中国北海文艺》,创刊于2012年1月16日,由中国诗歌会主办,不定期推出纸刊,常态化制作、发布电子刊、微刊和电子杂志,并组织中国北海文艺论坛、中国北海文艺笔会、中国北海文艺研讨会、北海文艺沙龙等线上线下诗歌文学艺术活动。
  北海文艺沙龙,系综合型文艺沙龙,由中国诗歌会主办,以联谊和交流为宗旨,以线上活动与线下公益、私人、朋友性质的文艺聚会相结合的方式举办。
  迄今,北海文艺沙龙已成功举办33场,现场活动涉足重庆、湖北、浙江、北京、山东、江西、内蒙古、广东、福建、河南、贵州、湖南、广西、青海、陕西、江苏、新疆等17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(按时间先后排序),在中国文坛、诗界产生了重大影响!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一场:网络之约(2013年5月24日中午,北海文艺沙龙QQ群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二场:诗意重庆(2013年11月8日,重庆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三场:情系武汉(2014年12月27日,湖北武汉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四场:我在乌镇等你(2015年3月28日晚,浙江乌镇西栅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五场:诗与北京(2015年6月21晚,北京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六场:鸢都诗谊(2015年8月14日,山东潍坊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七场:诗与泰山(2015年10月25日晚,山东泰安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八场:我在婺源等你(2016年3月26日晚,江西婺源洪村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九场:相约乌拉特草原(2016年7月30日,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草原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十场:山海诗情(2016年8月20日晚,山东青岛崂山仰口风景区黄山村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十一场:诗人与花城(2016年10月5日晚,广东广州木棉花语酒店一楼会议室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十二场:蓬莱诗话(2016年11月26日晚,山东烟台星光大道量贩式KTV蓬莱店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十三场:土楼诗话(2017年2月6日晚,福建漳州南靖云水谣双美客栈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十四场:洛阳牡丹诗情(2017年4月30日,从河南郑州乘车赴“太行明珠”郭亮村途中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十五场:放歌西江千户苗寨(2017年7月20日晚,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千户苗寨秋间里酒吧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十六场:佛山之约(2017年9月17日中午,广东佛山银濠食府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十七场:中国诗歌会与凤凰古城(2017年10月5日晚,湖南凤凰古城沱江边某酒店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十八场:中国诗歌会与桂林山水(2018年2月24日晚,广西桂林澳门酒家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十九场:中国诗歌会与昆仑和祁连(2018年7月14日晚,青海西宁鹏程大厦),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二十场:中国诗歌会与满洲里(2018年8月8日晚,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北湖公园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二十一场:中国诗歌会与延安(2018年10月4日晚,陕西延安金桂元酒店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二十二场:布依族村寨中的歌声(2019年2月13日晚,贵州黔西南布依族村寨纳灰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二十三场:白浪春语(2019年4月19日晚,山东潍坊乐道咖啡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二十四场:二十四桥明月夜(2019年5月3日晚,江苏扬州瘦西湖景区东门外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二十五场:喀纳斯诗印象(2019年7月23日晚,新疆阿勒泰布尔津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二十六场:诗意库布齐沙漠(2019年8月8日晚,内蒙古呼和浩特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二十七场:中国诗歌会与易安诗词(2019年12月28日晚,山东青州非繁•紫曼酒店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二十八场:潍水酒歌(2023年11月1日晚,山东潍坊港的牛鲜牛火锅〔文化路店〕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二十九场:感恩遇见(2023年11月25日,线上举办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三十场:孟夏吟唱(2024年5月18日,线上举办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三十一场:通辽诗话(2024年8月9日晚,内蒙古通辽市农牧人禾大酒店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三十二场:新诗想,新歌声(2025年1月4日上午,轩辕国抖音直播间);
  北海文艺沙龙第三十三场:放歌昆仑风(2025年7月8日,线上举办)。
  《中国北海文艺》对于所刊发的优秀诗歌,将特别典藏于万诗阁北海阁或中国诗歌馆,永久存档、展示与推介。
  万诗阁,系藏诗楼,2022年12月22日由著名诗人、作家、文学评论家张光国创立,以典藏万首好诗、万本好诗集为目标,创建有万诗阁诗书画院、万诗阁书社、万诗阁读书会和万诗阁研究会,推出《万诗阁艺术》、《万诗阁中国风画刊》、《万诗阁古风》、《万诗阁新韵》、《万诗阁中国大典》、《万诗阁文学》等微刊、电子刊、电子杂志和大型纸质诗卷,并组织万诗阁研讨会、万诗阁论坛、万诗阁“吟诗诵词”、万诗阁书社“悦读”、万诗阁读书会“推荐一首好诗”、万诗阁研究会“诗眼观察”等线上线下诗歌文学艺术活动。万诗阁建有风雅颂阁,天禄阁,诗文艺阁,诗典阁,千家阁,名家阁,孔子阁,诗家阁,屈原阁、太白阁、子美阁、摩诘阁、东坡阁、文正阁、易安阁,仓央嘉措阁,板桥阁,大唐阁,状元阁,乐府阁,诗光阁,诗家APP阁,诗家园阁,翰林阁,毓榕阁,神洲阁,凤凰阁,九歌阁,凤凰与白狼阁,轩辕国阁,丝路阁,昆仑阁、喜马拉雅阁,家园阁,南山阁、白浪阁、潍水阁,西园阁,金麦穗阁,红高粱阁,女诗人阁,芳华阁,瓷韵阁,大河阁,山水阁、草原阁、山海阁、边塞阁,北海阁、南海阁、江南阁,桃花村阁,乡土田园阁、爱情诗阁,新诗阁、小诗阁、短诗阁、长诗阁、散文诗阁、微型诗阁、古风阁,玄幻阁,网诗阁,诗博士阁,中外诗歌大展阁,诗歌美学阁,诗译阁,新诗学阁,汉诗阁,诗生活阁,论诗台阁,《中国诗选刊》阁、《新诗歌》阁、《中国诗歌月刊》阁,诗器阁,茶诗阁以及福建阁、黑龙江阁、新疆阁、青海阁、陕西阁、四川阁、吉林阁、安徽阁、湖北阁、河南阁、湖南阁、辽宁阁、江苏阁、山西阁、北京阁、天津阁、香港阁、台湾阁、福建阁、澳门阁、广东阁、宁夏阁、贵州阁、云南阁、江西阁、甘肃阁、山东阁、广西阁、重庆阁、西藏阁,长安阁,密州阁、扬州阁、香格里拉阁、乌拉特阁,加拿大阁、澳洲阁、美国阁,百科阁,当代诗史阁等分阁,专题典藏具有某种风格特质的诗歌文本。
  截至2025年11月8日,万诗阁已藏诗934首,浏览量已达307万余人次。
  中国诗歌馆,成立于2009年1月3日,系首家网络时代诗歌馆,隶属于中国诗歌会,主旨:典藏佳作、推介诗人、研讨诗歌。截至2025年11月8日,中国诗歌馆已典藏诗歌文学艺术刊物1223期,浏览量已达212万余人次。
  总编:张光国
  旗下网站:诗家,中国诗歌会诗人网络平台,首家诗歌文学艺术社交媒介
  中国诗歌会网https://www.cpa1932.com/
  诗人网http://www.shirenwang.com/
  诗家网http://www.shijia1999.com/
  诗家APP:在中国诗歌会网、诗人网、诗家网基础上聚合架构而成;可吸粉可加关注,可入圈可建圈,可手机发贴、回复,共建诗人之家,共铸诗家之谊;截止目前,注册用户已逾22万。诗家APP搭建成功之后,又完成网站转用独立服务器、申请并安装SSL证书、美化DIY等系列工作,于2023年10月13日正式发布、运营,欢迎海内外广大文朋诗友使用!诗家APP安卓版,安卓手机专用;诗家APP苹果版,正在开发中。请先下载安装文件到手机,然后安装,再注册,即可登陆、使用;中国诗歌会网网站用户可用原注册名。
  诗家APP简介及下载、安装、注册与使用的方向和步骤、方法:
  https://www.meipian.cn/50xdoqpw
  邮箱:
  《中国诗选刊》:zgsxk@163.comzgsxk@126.com
  zhongguoshixuankan@163.comzhongguoshixuankan@126.com
  《新诗歌》:newpoetry@163.comnewpoetry@126.com
  中国诗歌会会员、签约诗人申请:cpa1932@126.com
  新浪微博:
  中国诗选刊https://weibo.com/zgsxk
  美篇号:
  中国诗歌会https://www.meipian.cn/c/372334729
  中国诗选刊https://www.meipian.cn/c/4264235
  中国诗名家俱乐部https://www.meipian.cn/c/473142676
  微信公众号矩阵:
  中国诗选刊CPA1932
  新诗歌杂志NewPoetry1933
  诗家APP服务号ShiJiaAPP
  带着诗歌去旅行DZSGQLX
  大唐诗社DaTangShiShe
  世界诗歌会ShiJieShiGeHui
  敕勒歌杂志chilegezazhi
  轩辕国学XuanYuanGuoXue
  凤凰与白狼fenghuangyubailang
  申请成为中国诗歌会永久会员和中国诗歌会永久签约诗人:
  https://www.cpa1932.com/thread-44002-1-1.html
  申请成为中国爱情诗协会永久会员和中国爱情诗协会永久签约诗人:
  https://www.cpa1932.com/thread-44747-1-1.html
  申请成为中国李白诗歌会永久会员和永久签约诗人:
  https://www.cpa1932.com/thread-45062-1-1.html
  【研修】诗术寻脉启新航——中国诗歌会高研班第1期参研启事
  https://www.cpa1932.com/thread-45787-1-1.html
  【征稿】中国诗歌会常态化征稿动态:
  https://www.cpa1932.com/thread-21353-1-1.html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Archiver|中国诗歌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© 1999~2025

GMT+8, 2025-11-9 02:51 , Processed in 0.055503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